Text/孟永辉
如果让一个社交电商公司的人来描述他的业务,或许你会听到很多耳熟能详的词汇,其中大部分是微信商务人士说的。是的,很多社交电商从业者其实都是从曾经的微信业务转型而来的。我认识的一个朋友现在在做社交电商。他带我去了一个社交电子商务论坛。在这个论坛上,我发现现在做社交电商的,其实以前都是做微信生意的。
席间,在谈及涉足社交电商的原因时,提到最多的是微信业务中为大家呐喊的市场,以及激烈的社交电商概念。至于什么是社交电商,大部分人都不是很清楚。可见,人们对社交电商的追求并不是因为真正了解了什么是社交电商,而是因为在经营微信业务时遇到了困难,整个市场都在追求社交电商。
如果做社交电商的理由仅仅局限在这个层面,那么社交电商可能只是一个避风港,并不能真正走出一条有自己鲜明特色的道路。因此,我们也可以预见,一旦市场对社交电商的关注度降低,或者人们无法从社交电商中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那么所谓的社交电商就有可能再次被扔进废纸堆。
一个
如果我们寻找人们关注社交电商的根源,拼多多的崛起其实就是根源。正是因为拼多多的强势崛起,人们才能看到社交与电商结合的神奇效果。资本和互联网巨头对社交电商的加持和实践,再次推动了社交电商的普及。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所谓的社交电商仍然是一种流量业务,缺乏对上下游产业的深度改造,所谓的社交电商仍然是过客,难以维系。
以淘为代表的社交电商平台的困境,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现象。盲目依赖资本,盲目依赖流量,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一旦资本不可持续,自我造血能力难上加难,所谓的社交电商可能还是难逃被淘汰的厄运。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上有这么多社交电商平台和模式。如果行业缺乏深度转型,当流量红利和资本红利不再可用时,社交电商的洗牌也随之而来。
只有在晴天修理屋顶,我们才能在雨天抵御风雨。当社交电商如火如荼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和痛点,并找到改革这些痛点和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时,其中的玩家不是跟随者,而是造风者。
解决社交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痛点和问题,就是要找出当前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商业模式的根源。基于这些原因,我们真的可以把社交电商变成一种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地复制和照搬传统的商业模式。
事实上,整个电子商务行业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供需失衡。经过互联网时代的洗礼,用户获取产品和服务的渠道变得相当丰富,产品和服务的品类也变得相当复杂。同时,用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单纯购买产品和服务,而是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自身购买产品的体验。此时此刻,通过改造上游产业链,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让其再次满足用户需求,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社交电商作为一个电商品类,无法跳出这个发展逻辑。所以,社交电商的最终目标还是在于上游产业的深度赋能和转型。只有转变上游产品的生产供应逻辑,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新方式方法,社交电商才不会是过客,而是能够从电商时代起到连接新零售时代的作用。
二
在今年的双十一中,直播的火爆其实完美地为我们诠释了这种发展状态。表面上看,以薇娅、李佳琦为代表的主播都是带货的。事实上,在薇娅和李佳琦,的在线名人直播背后,有成千上万的企业。首先,对这些主播来说最直接的就是赋能这些商家进一步提高对接商品和用户的效率;其次,在直播过程中,这些主播实际上是在收集用户对商品的反馈数据。上游商家可以利用这些反馈数据降低试错成本,提高R&D效率,增加产品和服务供应的准确性。
直播实际上是电商和社交电商真正开始改变的初始状态。未来,随着人们对这一发展趋势的认识逐渐清晰,将会开发出越来越多的深度赋能方式,人们对上游产品的改造将跳出目前基于流量的赋能方式,进入多元化、有效化的深度赋能新阶段。
在我看来,当行业发展进入这样一个阶段,可能就是新零售时代真正到来的时候了,因为所谓的新零售时代,其实就是通过新的商业模式再次满足供需关系的时刻。基于这样的认识,其实无论是社交电商还是社交新零售,它们都是从电商到新零售时代的必然阶段。一旦找到赋能上游产品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跳出电商时代的发展陷阱,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当社交电商借助资本和巨头成为行业发展的热门话题时,其实我们正陷入一种失焦发展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被那些狂热而浮躁的情绪所驱使。我们真正缺乏的是对社交电子商务本质的深入思考和实践。虽然从短期来看,这种发展模式吸引了资本的关注,缓解了电商终结的尴尬,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发展模式终究会成为过去。
穿过社交电商这条又深又长的隧道,新零售或许是光明的结局。
作者:孟永辉,资深作家、专栏作家、畅销书作家、行业观察家、特约评论员。长期关注行业研究,发表财经科技文章300多万字。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